《心理健康素养十条》下

    • 2022-10-14
    • 发布:防保科管理员
    • 阅读:861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理解其情绪和需求。家长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成长。注重倾听,合理引导,避免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必要时应向专业人员求助。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

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

①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

②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

③难以做出决策;

④言语表达出现困难;

⑤性格发生变化等。

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 会交往等。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可以缓解乃至康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才采取健康的方式。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

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

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而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是一定不可取的。



相关稿件

Copyright 2014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8649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692号 地址:湖州市苕溪东路2088号
服务中心:0572-2062555 预约电话:0572-2290610 邮政编码:313000 Email:info@hz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