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青春期的孩子“贴标签”

    • 2023-01-27
    • 发布:防保科管理员
    • 阅读:1782

“你说我早恋,那我就早恋了!”提醒家长,别轻易给孩子贴“早恋”标签。

 

 

 

“以前还好好的,现在管管她,反倒家也不回了!医生,你说我们要怎么办?”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诊室里,一位父亲无奈地向主治医生梅利峰求助。

他和妻子早就离婚了,孩子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如今上了初中,孩子开始去酒吧,还有了所谓的男朋友。这让父母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开始干预。因为和父母相处本就不多,所以孩子很难和他们心平气和的交流,每一次沟通都是以吵闹、责骂结束。

 

 

梅医生在和孩子沟通后发现,孩子的极端行为,都是在父母开始干预之后发生的,一开始他们只是交往比较亲密的异性朋友,并没有特别出格的行为。当然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有,她觉得和所谓的男朋友在一起,能够得到重视和保护。

青春期的异性之间,懵懂的爱慕是很正常的,并不像家长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能够正确的引导,不一定会发展成早恋。在和很多被家长贴上了“早恋”标签的孩子交流时发现,很多人是抱着一种既然“你说我早恋,那我就早恋了”的叛逆心态。尤其是一些家长在知道孩子有一点点早恋“苗头”的时候,就会选择“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找对方家长,找家里的亲戚,把本来是藏在孩子心里的事,一下子公之于众,孩子会觉得特别没面子。

 

因此,建议家长:

第一,要在平时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有没有被人欺负,过得开不开心,这些有时候比成绩更重要。

 

 

 

第二,如果孩子真有喜欢的异性,也不要过分紧张。不妨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欣赏或者喜欢的异性是怎样的。在和他们的相处中,告诉他们友情、爱情、婚姻的不同,让他们在了解中,更清楚自己的情感属于哪一种。

第三,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婚育观念。正向、积极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不要让孩子因为好奇或者不懂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第四,家长也要学会情绪控制。现在很多家长的工作压力也很大,面对孩子的“风吹草动”,很可能将自己的负能量和坏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找回所谓的“威严”。

第五,到了青春期,孩子学业压力大,更需要理解和陪伴。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关注到他们的情绪变化,陪伴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每周有一个晚上一起听场音乐会,或者打一场球,转移一下注意力,那也不失为一种预防早恋的方式。

 

 

 

 

供稿人:梅利峰



相关稿件

Copyright 2014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8649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692号 地址:湖州市苕溪东路2088号
服务中心:0572-2062555 预约电话:0572-2290610 邮政编码:313000 Email:info@hz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