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近期持续高温,湖州三院急诊科连续接诊多名中暑患者,防暑降温须高度警惕。现为您附上防暑降温小贴士:
(图片来自网络)
01中暑:高温下的健康“红灯”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因“散热跟不上产热”,体温调节“失控”引发的急性病症。简单说,就是身体在高温里“憋坏了”,热量堆积成“小火山”,最终“烧”出健康问题。
02中暑分级:看懂危险“信号灯”
①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待一阵后,出现口渴、多汗、头晕、乏力、手脚发麻。此时体温通常正常,及时移至阴凉处、补充水分,“警报”可迅速解除。
②轻症中暑:除先兆症状外,体温升高超过38℃,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或苍白发冷,甚至站立不稳、头晕加重。需立即物理降温、补充含盐水分,休息数小时可恢复。
③重症中暑:这是“危险红灯”!分三种情况: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仅补水未补盐,导致腓肠肌(小腿肚子)突发剧烈痉挛、疼痛;
•热衰竭:多见于老人、慢性病患者。表现为头晕、心慌、恶心、甚至晕厥,体温可能未显著升高;
•热射病:最凶险!体温“狂飙”超40℃,伴意识模糊或昏迷,可迅速损害心、肾等器官。若未及时救治,后果极其严重。
(图片来自网络)
03预防中暑:给健康“打疫苗”
①躲“毒太阳”:高温时段(10点-16点),老人、孕妇、慢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戴宽边帽、墨镜,穿透气浅色衣物,避免烈日直射。
②补水“有门道”:别等口渴才喝水,每日饮水至少1.5-2升。大量出汗时,需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弥补盐分流失。避免大量饮用甜饮料或酒精,以免加重口渴、损害健康。
③别让身体“连轴转”: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烈日下劳作。利用午休,小憩片刻为身体“充电”。
④吃对“清凉餐”:多食西瓜、黄瓜等富含水分的蔬果,饮用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汤饮,既补水又助身体“降温”。
04中暑急救:和时间“抢生命”
①赶紧“挪地方”: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紧身衣物,确保身体“透气”,利于散热。
②物理“降温术”:立即用湿毛巾、冰袋冷敷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处,或用温水擦拭全身。配合风扇或空调(避免直吹)加速散热。对于重度中暑,需及时就医,可能采用冰毯(颅脑降温仪)、静脉输注冰盐水等更高效的医疗降温手段。
③补水“稳着来”:若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喂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过快过多引起呕吐。
④时刻“盯状态”:若经上述处理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必须立即拨打120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