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焦虑影响孩子

    • 2019-08-13
    • 发布:湖州三院管理员
    • 阅读:3779

专家:“谈条件的爱”可能增加孩子成年后患焦虑症等概率

 

湖州晚报记者 张璐

 

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说:“我最近很焦虑啊!”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教育孩子的压力、工作的压力......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但也有很多人觉得,焦虑症不就是“矫情”吗?人活着,谁没点烦心事。焦虑症到底要不要治?怎么治?8月9日至10日,在我市举行的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焦虑障碍学组会议上,市三院副院长沈鑫华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秘书长、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专门就这些问题作了讲课。

 

现代人的焦虑大多是一种“存在焦虑”

 

“其实焦虑每个人都有。快开学了,有些家长开始焦虑孩子的学习;小孩子有的也开始各种不想上学,甚至有时觉也睡不着。”沈鑫华告诉记者,这类大多数是正常范围的焦虑,可以自我调节;但有些是病理性焦虑,程度较严重、持续时间长,且有身体不适症状,就需要看医生了。

 

 

沈鑫华和他的团队2000年开始致力于焦虑障碍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培养一支擅长临床医疗,又会做研究、能讲课的医帅型队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一直是沈鑫华的目标。目前团队相关的科研项目(省部级、厅市级)有10多项,获得过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7项。近3年来,团队中的博士、硕士年轻医师,每年均有2-3篇SCI论文发表。

 

沈鑫华表示,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看,现代人的焦虑大多是一种“存在焦虑”,缺乏生活目标和方向,感觉不到幸福,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内心充满混乱、恼怒、焦灼、担心、孤独,并伴有一些躯体不适反应的焦虑状态。

 

沈鑫华说,虽然对焦虑症的研究早就有了,但大家对焦虑症的认识,目前还存在偏差。

 

焦虑性格的人做事不容易出纰漏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老是觉得身体不太舒服,比如胸闷、心悸、头痛,医院里各项检查都做了,都正常或轻微异常,被告知‘没有毛病’。”沈鑫华说,这些患者其实就可以考虑到心身科就诊,极有可能是焦虑类型的疾病,比如焦虑症、惊恐障碍等。

 

 

沈鑫华解释,在人整个成年期,短暂的恐惧或焦虑可能出现在生活压力期间,但这些症状不被诊断为焦虑症,除非它们持续(至少6个月)并出现社会功能障碍。而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大多数恐惧表现是正常的反应,只有约23%的人表现为焦虑症。

 

“其实,正常的焦虑对人是有积极作用的。”沈鑫华表示,比如发出信号让人提前做好准备,动员机体处于战斗准备状态,参加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适当焦虑还可以提高认知速度。就像高考前的模拟考,适度增加焦虑水平,可以提高学习能力。但如果考生焦虑过度,那就适得其反了。换个角度来说,一般焦虑性格的人,往往做事情不容易出纰漏,只是自己过得太累。

 

 

安全的依恋关系可减少孩子成年后患焦虑症等概率

 

“存在焦虑,给人造成的最大困扰是缺乏幸福感与价值感。”沈鑫华举了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家长自己很焦虑,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喜欢跟孩子“谈”条件,让孩子产生“我只有按照爸爸妈妈说的去做,他们才会爱我”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越来越焦虑,家庭亲子关系越来越失调。

 

 

“其实很多焦虑症患者了解病史的时候,我们都会问问他小时候的经历,两者总是有一些关联。”沈鑫华表示,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就可以减少孩子成年后患上焦虑症等类型的疾病。目前,沈鑫华和他的团队就在进行焦虑症的分子遗传学、环境因素等相关课题研究。

 

 

“当然,即使患上焦虑症也不用太担心,大多数人治疗效果不错。”沈鑫华表示,许多人对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害怕,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误解,另一方面就是对治疗方式的不了解。

 

沈鑫华表示,以焦虑症为例,较轻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此外积极的生活方式、足够的睡眠、增加自信等,都有利于缓解焦虑情绪;少喝咖啡和含麸质食物,选择地中海饮食结构也很有好处。中—重度焦虑症患者,需要合并药物治疗。



相关稿件

Copyright 2014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8649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692号 地址:湖州市苕溪东路2088号
服务中心:0572-2062555 预约电话:0572-2290610 邮政编码:313000 Email:info@hz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