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瘦不一定都好!警惕这种易被老年人忽视的健康杀手

时间:2022-02-18 浏览量:1358

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有研究显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约为20%,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50%。年龄越大,肌少症患病率越高,伴随的疾病也越严重。

什么是肌少症?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定义为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同时还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下降。肌少症患病率较高、进展隐匿、渐行加重、不良预后严重。

肌少症有什么危害?

肌少症使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下降,坐立、行走、举物、登高等日常活动完成困难,逐步发展出现步履蹒跚、下床困难、不能直立等。因肌少症常与骨质疏松并存,致使老年人易于跌倒和骨折,继而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死亡等。

肌少症易引起营养不良和机体免疫力下降。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器官、最大的蛋白质储存库和重要的葡萄糖代谢器官。当骨骼肌减少时,易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系统损害,引起内分泌代谢异常,增加老年人患流感、肺炎、肿瘤等的风险。

肌少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肿瘤、心力衰竭等慢性临床疾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年龄相关的身体成分(肌肉、脂肪、骨骼)的复杂变化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产生协同作用,对机体造成多重负担。

由于肌少症老年人对各种应激事件的抵抗以及应对能力较差,一个很小的不良事件即可产生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老年人出现跌倒、骨折、感染和死亡等,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增加社会和家庭的照料负担和医疗花费,危害不容小觑,需要早期防治。

肌少症的高发人群?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者或营养不良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肿瘤、心肾功能衰竭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免疫风湿疾病患者,骨质疏松人群;

神经系统或骨关节系统的疾病导致活动减少,以致肌肉废用而萎缩;

长期卧床、制动或缺乏运动者;

合并抑郁状态或认知障碍者;

走路缓慢、近期出现跌倒者;

无明显原因体重下降者。

肌少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走路缓慢、活动障碍:走路没劲儿;

握力下降:毛巾拧不干,瓶盖拧不开等;

虚弱、疲乏:总感觉累,容易跌倒、骨折;

可能伴发相关并发症:压疮、肺炎、心血管疾病等。

如何早期发现肌少症?

对照五个症状先自我筛查:自觉体力下降,明显力不从心,出现活动困难;反复跌倒;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步速变慢;糖尿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病、关节炎和肿瘤等其他慢性疾病。

“指环测试”方法筛查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围成圈,围住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小腿腿围和圈一样大,或更小,说明有患肌少症的风险。

SARC-F调查问卷筛查

S-力量(Strength):举起或搬运10磅物体(约4.5Kg)是否存在困难0分——没有困难1分——稍有困难2分——困难较大或不能完成

A-辅助行走(Assistance walking):步行穿过房间是否存在困难,是否需要帮助0分——没有困难1分——稍有困难2分——困难较大,需要使用辅助器具,需要他人帮助

R-从椅子站起(Rise from a chair):从椅子或床起立是否存在困难,是否需要帮助0分——没有困难1分——稍有困难2分——困难较大,需要使用辅助器具,需要他人帮助

C-爬楼梯(Climb stairs):爬10层台阶是否存在困难0分——没有困难1分——稍有困难

2分——困难较大或不能完成

F-跌倒(Falls):过去1年内的跌倒情况0分——过去1年内没有跌倒史1分——过去1年内跌倒1-3次2分——过去1年内跌倒4次及以上

以上5项总分相加,分数越高者体能越差。如SARC-F总分≥4分提示存在肌少症风险,需进一步进行肌肉力量评估。

小腿围测量使用非弹性带测量双侧小腿的最大周径,可以作为肌肉质量的替代指标。男性<34 cm,女性<33 cm,有患病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

如何预防和治疗肌少症?

保证蛋白质摄入:专家推荐65岁以上老年人蛋白质基本摄入量为1.0-1.5g/(kg.d),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包括植物蛋白(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腐竹、豆浆、豆干等)和动物蛋白(牛奶、鸡蛋、禽肉、猪牛羊肉、鱼虾等)。每公斤体重摄入25-30千卡的热量,维持体重的稳定。例如一个体重60 k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正常的老年人,每天需1800千卡热量,每餐需摄入25-30 g蛋白质。

如果老年人存在食欲下降和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可考虑营养补充剂如乳清蛋白。此外当血清25(OH)D3低于正常范围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肌肉的含量和功能,可通过增加户外运动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或适当增加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等。深色蔬菜、水果等含有抗氧化营养素,可预防肌肉衰减的发生。

规律运动:运动是维持骨骼肌质量及功能的有效方法。老年人运动方式因人而异,应采取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增加肌肉含量、肌肉力量,改善运动和平衡能力,进而减少骨折的目的。目前推荐规律的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抗阻运动包括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建议每周≥3次,每次20-30 min。同时应注意减少静坐/卧,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

Copyright 2014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8649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692号 地址:湖州市苕溪东路2088号
服务中心:0572-2062555 预约电话:0572-2290610 邮政编码:313000 Email:info@hz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