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的做法是关键

    • 2024-03-08
    • 发布:湖州三院管理员
    • 阅读:140

责任感是指自觉做好份内事的心情或想做好应该承担的事情的心情,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状态,需要从小灌输,潜移默化影响,让孩子有正确的三观。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身边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在家里,孩子绊倒了,母亲教孩子骂“凳子是个坏坏”;

吃饭时,孩子把桌上的碗碰翻了,妈妈怪自己没放好;

孩子漏做了数学题,妈妈怨爸爸只顾着看报纸,没检查孩子功课;

孩子学校春游,妈妈一晚上提醒三次,怕误了唤醒孩子早起……

家长的这些行为,其实正是在扼杀孩子的责任心;同样的,如果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家长就进行破坏性的批评,或者是过分严厉,那么一样会扼杀孩子承担责任的勇气。

 

 

(图片来自网络)

 

那家长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要注意言传身教。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做到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其次,要制定规矩。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地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我们要给孩子立规矩,有了规矩还要有检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父母都要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第三,适当让孩子“自食苦果”。我们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自食不负责任的苦果。例如,孩子因为乱扔而找不到想要的东西了,家长不要理睬他,让他着急、生气,找得满头大汗。事后再和孩子讨论怎样就不会找不到东西,并以他尝到的苦头提醒他做事要负责任,有头有尾。

    第四,让孩子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做父母的应该向孩子敞开交流的大门,向孩子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事的繁琐、工作的艰辛,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为人父母的不易,产生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的愿望。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更多更早地参与家庭的生活筹划,感到自己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及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与自豪感也会增长、扩大,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

 

 

供稿人:宋宝华

 



相关稿件

Copyright 2014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8649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692号 地址:湖州市苕溪东路2088号
服务中心:0572-2062555 预约电话:0572-2290610 邮政编码:313000 Email:info@hz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