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躯体形式障碍吗?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与优势观念。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患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躯体形式障碍表现怎样?
特点:
① 起病有潜在的精神因素和个性缺陷。
② 因为上述症状反复就医和检查,但正常结果并不能打消他们的念头。
③ 尝试多种治疗,但对自身过度关注,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疗效均欠佳。
躯体形式障碍怎么治疗?
① 药物治疗
伴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可以服用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也可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
服药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抗抑郁药的副反应主要有: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
抗焦虑药常见副反应有:头晕、嗜睡、疲倦、肌无力等;服药期间如出现较严重的药物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给予药物调整或换药。
维持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减药,切记自行减药或突然停药。
减药期间如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迅速与医生联系。
服用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应避免开车。
② 心理治疗
(一)认知行为治疗:认知重建,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具体方法:
a 根据病史帮助患者分析发病原因、症状表现;
b 帮助患者认识个性特点及心理防御机制,使其认识到在面对各种矛盾和刺激时的消极负性思维,导致负性情绪躯体化表现;
c 树立信心,指导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社交技能,提高心理社会应对技巧和自我矫正和适应能力。
(二)森田疗法:实施不同阶段的作业治疗,通过体验生活,借以实现“目的本位”的行动目标。
具体方法:
a 第一期(1周左右)安静休息:解除心神疲劳,面对心身不适;
b 第二期(3-7天)轻作业期:做自己病前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提高对生活的自信心,使注意力由过分关注躯体不适转向自己喜欢做的事;
c 第三期(1-2周)一般作业期:除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外,增加与人主动交谈,参加共同娱乐等社会活动,反复体验成功的喜悦心情,忘记躯体不适;
d 第四期社会康复期:进行适应外界变化的训练,为各自回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做准备。患者要书写以行动为准则的日记,并交给医生批阅。
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 日常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多补充维生素,避免刺激性食物。
②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劳累。
③ 应该主动表达内心感受,并尝试与人分享,有助于减少压力。
④ 可以记录每天身体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强度,以及觉得有压力时的感受,从而可以客观分析躯体症状和压力间的关系。
⑤ 可以尝试做以下思考:如我在什么时候觉得最累;我什么时候开始有睡眠困扰的情形;我什么时候开始身上不适;我在什么情况下会紧张;我在什么时候开始容易做噩梦等。以此将自身症状转移到目前生活的遭遇中来,从而发现压力源。
⑥ 学会分散对躯体不适的注意力,时刻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可以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朋友聚会、户外郊游、体育运动等。让自己在团体中感受到被他人接纳,以增加自信心,把全身心的注意力从躯体转换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
⑦ 对于诸多的躯体不适,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而不是一知半解,盲目治疗。通过参与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来提高自控能力。
⑧ 应该通过医生和护士的帮助,采用更适应性的方式来满足需要,而不是依赖躯体症状来得到别人肯定。同时找出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表情放松、肌肉放松等。
⑨ 了解有关疾病及治疗知识,学习新的适应技巧。
家属能为患者做些什么
① 要用温和友善的态度,真诚关怀和照顾患者。要懂得接纳患者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耐心倾听其述说,不能报以埋怨。不可忽视患者的躯体症状,也不可否认其对躯体的不适感,而应协助患者完成自我照顾。
② 要协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对患者正向特质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你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很优秀,而且比一般人都要突出”,以此让患者改变对自己的负向评价。
③ 对于造成严重社会功能损害的患者,要协助其满足一般的生理需求,比如协助患者沭浴、入厕、更衣和洗漱等个人卫生,同时又要鼓励患者尽最大能力去完成这些活动。
④ 应该鼓励患者讨论其生活中感受到的压力,帮助分析和找出一些实际性问题并协助解决。维持患者正常的家庭角色行为、协调人际关系。